【十乘观】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直达涅槃实所
,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义境,其餘皆是资助作观法
,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
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观自心中,微细的妄念,此妄念即一切法的起源,故心亦是法,是法亦是心,要把它观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不思议境,若是上根人,即能悟入涅槃妙心,直达宝所。
第二观名犮真正菩提心,指中根人,修第一观未得真证時,则犮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
。
第三观名善巧安心,此言於第二观,尚不得真证時,更修止观,以方便善巧,安住於—心也。
第四观名破法遍,此言於第三观,尚不得真证時,要以—心三观的智慧,遍破三惑的情势,然后乃能得证。
第五观名识塞通,此言於第四观,尚未入法性時,能了别烦恼,生死,六蔽等为塞
,菩提,涅槃,六度等为通
,而离塞从通也。
第六观名道品调适,此言於第五观尚未达真性時,可知道之法门,必与我不相应。如是则当一—调试三十七道品,採擇适於吾机者,修之以入道,中根人,至此第六观,必发真证。第七观名对治助开,此言下根人,若对於第六观观行尚未通达,则必有迷事的粗惑为障,如是则当观五停心或六度等行,以对治事惑,助开正道理观也。
第八观名知位次,谓於修行乃至证果的位次,如实了知。
第九观名能安忍,谓至此障转慧开,神智爽利,於内外障碍,皆能安忍不动了。
第十观名离法爱,謂至此內外障惑,悉皆断除,惟有法爱存在,若断法愛,即发现真正中道。
Friday, 5 May 2017
【十乘观】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