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7 May 2017

初禅略说(39)【寿】万寿无彊

初禅略说(39)

【寿】万寿无彊
无论是无常苦无我的心念生灭,或是不断更换身体的姿势来松解身苦的起落动作,背后都离不开一个长恒不灭的心在注视…观望着。。我们对常态性的动作是忽略的,就如呼吸,呼的尽头是若,而改变动作,而吸…。
如果我们没有这一个长恒注视察觉的心,我们就不会有睏觉与睡觉而生起睡眠的动作,更不会有醒觉和生起醒来的动作(行食坐卧也然)。如果不是湖里有不生不灭的真性之水(寿)的存在,怎能会由—念无明,生起了生灭万法的漾漾生命,而遭受因缘果报…无尽轮转?
一些资深的禅者也能了解四禅之中,三界不同的熱受。。
众生颠倒夢想沦落三界,是因为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的身心与生命轮转的真相。。因而不能了解苦集灭道。
佛陀赐予托钵法,予求法求施者…无常苦无我的生命真相,让我等生起智慧,在这无常可变的事理下,生起超越无我的智慧,离断过去未来苦难。。回归自性。

禅者们:从戒行禅,使心的清洁度到达真性应有的清洁程度時,心与真性之间,就会产生共振(共鳴或相应) 的作用。禅者寻究振源,就会找到不生不灭万寿无彊的真性!无有変異,不可破坏,唯是一心,离於造作,本自无为。。
心所有法,包括了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以及宇宙万有変化的幻象之法,即不相应法。

人们以文字片面记戴着行禅人的心路禅学。。即心的从戒行禅,引起心的变異生死;令心自行解码往回走的追忆与回归,的一联串动作的文字记戴。谓引出佛性,得果佛性之学。。学人若以一生的時间,反而去追究不在自己内心曾有过的禅境更进娈異的感受知见领域,而是在追求背颂众多经典文字理论…谆谆之学。。将是不得其解的。。然而从戒行禅也並非就可以不必负出任何的代价。。畢尽,世间任何的成就,都有一定的代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