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4 March 2017

初禅略说 (37) 【理论与实习】

【理论与实习】
 生老疒死丶无常空苦无我丶缘生性空。。。
一旦徹悟诸世法缘生缘灭,体性本空的理论,就可破除一切善恶丶我執"观念‘’。。
 任何的善恶业的果报,除了肉体的承担之外,在心念上也同样的背驮苦乐受觉的承担。。人人都在承担种在心田里的惑业。我们都是业的承担和继承者。
 虽然历劫以来迷惑的业报心念,並不会因为在理论思维的徹悟真理之下,而会自动消失,证悟与界外生死畢尽是二回事。。。事实上,业因由我们而起,由我们的承担丶觉悟丶忏悔改过前非而消失。
 戒禅的实习作用,却能让行人在持戒行禅的过程中,预先的承担,痛改前非的修正过往的—些惑业。。来达到心念清洁。。—路探究真相的决心,坚决的从戒行禅,以至戒行的圆满之時,自性显现的目的地。。这様的心为前导的生命,以心为前导的自性三宝教法是合理的,可行的,也是超出了我们想法知见的笵囲。。
 从內观起修的行人,专注修正心䛊实习的进化,由改过与修正的流程,使心识得以入流丶一往来丶不往耒丶无生。。不受后有。乃先修后证之法,有别于觉后起修法 。先修后觉使行人心识上专持修正的努力,來达到清洁圆满生死变異。。以至成就界内生死尽的果报心识的努力。。当这—报身之后的业报识。。。即是界外生死尽(无餘涅槃)。。界内业报识的伸展。。。
 倘若觉后而不起修,沉落断空,顽守空寂,也不广泛参阅诸法,来具備远行资糧的话,那觉悟也就失去了意义 。同様的通理,先修后觉之后,也应广泛的参阅他法,达到广学多闻的目的地。
 佛陀在世,悉达多制造分歧 的故事。。。。可要记得。 。让后人有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慈悲喜舍的让他们能顺利的完成他们唯一重建自身的愿望吧。。

 【二种涅槃】 有餘涅槃和无餘涅槃。如阿罗汗惑业已尽,生死己了,但其身体还在,名有餘涅槃,或有餘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猶餘有漏的依身;待其依身亦亡了,才名无餘涅槃,或无餘依涅槃。 

三界无明贪爱,无常空苦无我轮转的世界,本无自主。 。。只有我们主动的修正清洁,才能執开一切由贪愛引起的善恶妄我所执愚昧无明思想的牵制。。。唯有乘着这—生的存在,自已努力,来回归住立于本无生灭的自性三宝。。改造现在,乃至未来。。在自性上的确认与肯定,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