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阿罗汗》
【二種生死】
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是凡夫们於三界内肉體上的生死。變易生死是菩萨們於三界外精神上“心念” 生灭的生死。见二死條。
【二死】
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
一切衆生,在三界六道中,由於善惡業所惑,其夀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
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聖者,已断见恩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漸滅,證悟渐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其變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變易生死,或不思議變易生死。
【二种涅槃】
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阿罗漢惑业已盡,生死已了,但其身體還在,名有餘涅槃,或有餘依涅槃,言其 “生死之因雖盡”,但猶餘有漏的依身;待其依身亦亡了,才名無餘涅槃,或無餘依涅槃。。
从以上的註解中,无论菩萨或阿罗汗,心的生灭己尽,是为生死已了。然而都处于有餘涅槃。。罗汗的修持是修不受后有(不再来),因此后继無餘涅槃的準備部分,对阿罗汗是非常重要的努力。而菩萨的修持是乘愿再来度世的聖人。因此后继的 “不再来” 的部分,就不怎么重要。因为修了后继𣎴来的部分,身与心不再来世,不受后有。。
何謂 [菩萨] ?
据佛学詞𢑥:
梵語菩提薩埵的简称,华譯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聖人。
何謂 [阿罗汗] ?
声闻乘中最髙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丶应供等義。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後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