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禅略說】(13)
让我不厭其烦的重説七觉支 (Bojjhanga)!因为七觉支是内心自动自发的意炽動作程序。。。
由于禅者一路來的行禅(定)持戒(善念),使心长期处于安祥(和平)之境。一旦烦恼的到来,本能的升起評判对错(擇法),然后把不善的给予舍离(舍), 除灭烦恼而喜悦(喜)。不受恶法而安乐(轻安)。。由灭苦得乐而精进。。。一心住于正法。。。这个内心流程由禅者长久行禅发展的成果。。尤其在四念处的破妄显真,离苦得乐使行者如获至宝。。心唯一法的精进而得圆满建立起来。。从文字上的解释都不能到位的一种内心意识動作程序。。。
简单的說是完成了任何弃除烦恼后的宁乐快感。。。而精进勤奋的自动自犮的内心自转程序。行者另一方面又专注着戒与禅。。所得十善业。。和諸道支的成长。。而成就七覚支圆满建立。。
十善业:
身业:不杀、盗、邪淫。
語业:不說人坏話、伤人闲語。
意业:《 *不嗜欲,无恶意、正
见》
行者行十善业,以及諸道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息灭无明贪爱,离情欲、陷害、恶意。。。正思维开始形成。。。。
行禅之時,我们专注坚持,不去回应升起的念头,也不推测和執着认定的预期后果,而是一心不乱(正定)使心有足夠的時间保持继续向前观察和分析,让见解在不受旧习的操控之下,继续平静的在戒定的抑制断除烦恼的念力,以及诸道支、正思维的结合和促进之下,自然展现清楚的洞察力以致徹見的升起。。
也即是说在正勤、正思维,正念的结合,由正定的加恃力,导致正见升起。。。
行禅就是这様让我们在平静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培养起冷静専注的长观内心,不轻易的断定和下定论的安祥冷静的观察生活态度。。。
也即是說,整个成长过程,都是来自平静的禅境培养平静的心去体验丶和处理事物,而不由根深蒂固的旧习思想理念所左右。。。
諸道支和禅定圆满時 "生" 起的安宁乐受;以及諸諸漏(烦恼)息 "灭" 的安宁乐受,这一生一灭所起的安祥宁悦,起着融洽、完整和合的作用:安宁受悦。。。。以勤防护,舍离了玷污思路。。体会到自己旧习灭渡,恶法不受。。而内心感到无比清静喜悦。。。悦然清涼之地。。(七觉支 Bojjhanga 的作用)。
到了此境地,禅者证实了这个目的。。。也即是所谓的:時時勤修四念处,則得圆满七觉支。。時時。。勤修七觉支。。則得 “明与解脱”。。和平与顺安。。
。
啊~走到了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sagaha)
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品。
让我们继续探索!
侍续
www. leesoolim.blogspot.s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