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间心
两个方法可以成就出世间的道、智:观禅,安止禅。
(1)观乘者:以洞察观禅为乘
(2)止乘者:以寂静禅为乘。
(1)禅者先行安止禅犮展出近行定,然后才进行洞察的观禅。这样,禅者是应用近行定(接近四禅)
作为智慧眼 的基础,來观看究竟名丶色法中的共同性质: 无常丶空苦丶无我。一个完成究竟
的成功者將得到四道、四果。在这条觉路上共有八个出世间:四个出世间道(四道)和四个
出世间果(四果)。
作为智慧眼 的基础,來观看究竟名丶色法中的共同性质: 无常丶空苦丶无我。一个完成究竟
的成功者將得到四道、四果。在这条觉路上共有八个出世间:四个出世间道(四道)和四个
出世间果(四果)。
佛学詞彙里四道的註解如下:四条通向𣵀槃的道路,四道:
(一) ,加行道又名四善根,谓先於三贤。
(十住,十行,十迥向,未入十地聖位,只称三贤或地前菩萨。合小乘之五停心观丶别相念处
: 分观四念处丶总 相念处:修四念处時,每作一观,即併作其餘三观,如观身不淨時,併观此
身是苦丶无常丶无我。三者,名为三贤)
四善根(暖丶顶丶 忍丶第一)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三贤四善根又名七方便或七加行。
(一) ,加行道又名四善根,谓先於三贤。
(十住,十行,十迥向,未入十地聖位,只称三贤或地前菩萨。合小乘之五停心观丶别相念处
: 分观四念处丶总 相念处:修四念处時,每作一观,即併作其餘三观,如观身不淨時,併观此
身是苦丶无常丶无我。三者,名为三贤)
四善根(暖丶顶丶 忍丶第一)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三贤四善根又名七方便或七加行。
(二) ,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犮正智,为正断烦恼之位,因不为惑而间隔,故名无间道。
(三) ,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为真正証悟真理之位,因是解脱烦恼之正智,
故名解脱道。
故名解脱道。
(四),勝進道,解脱道之后更進一步,为定慧增长之位。
(2)第二种道路是通过安止禅,先发展加那定,以这加那定为慧眼的洞察观禅法。
如果他用第一加那为基础的洞察观禅,他的第一道心伴随第一加那。谓第一加那须陀洹入流道心。
同样的,如果禅者用第二加那为基础,他的第一道心伴随第二加那。谓第二加那须陀洹入流道心。以此类推。共有五个加那须陀洹入流道心。
这五个须陀洹入流道心是从色界五禅支生起的。须陀洹,斯加那加、阿那加、阿罗汗道心都有五个,共20个出世善心。
由于果报迶着道心,所以也有20个果报心。因此,安止禅乘法共有40个出世善心。
出世间善心
1)须陀洹入流道智:心识属于入流道智。
2)斯加那加一往来道智:心识属于一往来通智。
3)阿那加不住来道智:心识属于不往来道智。
4)阿罗汗阿罗含道智:心识属于阿罗汗。
由于这四个道心可以联糸五个色界加那,观乘者可以完成全部20加那道心。
之前
不善心 12。
无因心 18。
慾界善心 24(8大善心、8大果报善心、8大唯作心)。
世间心 54 =12不善心、18无因心、24慾界善心。
大性心 27 =15色界心,12无色界心。
大性心是从色界禅和无色界禅完整犮展的心识。大性心比大善心更为优秀。
6。世间心
欲界心54,大性心27,共81 心。
世间心包括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7。 出世间心 :出离三界之心。(8 或者 40心)
四道四果心,8出世间心。8出世间心乘5个色界心,我们得到 40 出世间心。
8个出世间心加上涅槃構成 9个超俗道法心。
8。总共89心或121心
81世间心加上8出世间心(观禅乘)是89心。81世间心加上40出世间心(安止禅乘)是121心。
81世间心加上8出世间心(观禅乘)是89心。81世间心加上40出世间心(安止禅乘)是121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