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8 July 2016

14。《我与无我》

14。《我与无我》
我们一生下来的五蕴 ”我 ”,局限于贪愛(心)热受(身)的欲受格局。这个五蕴身心,即是所谓的色受想行识。。

色、与受想行织的相应运转,在贪爱熱受的无時牽引之下。。。引发的一连串妄念反应。这个格局不是任何人可以改変的。

经典教示色乃四大假合、五蕴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谓五蕴皆、无我。等等。来破除人们贪爱引起的妄念见解。

而所谓的 “觉性我”,是个觉知心,这个觉知明察之心,可以左右,五蕴名色的行为动作
佛学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先以道支教理,去除旧有见解的同时,以持戒行禅养成的习惯,來淨化心念,提升这个清净正念的觉知心,来摆脱过去贪愛汚染的掌控。由自己的清净正念,即所谓正等正觉(佛性) 的觉知心,来主宰自己的命运。逃离三界苦难轮转的目的而努力。

这门学科,理解道支及行持嚴𧫴的戒律,比“重于言论” 更为重要。让学人在自己的依身旧业的生活之中,自己去面对贪愛身心与命运,展开一场长期性的拉据生死之战。

一个证得自性清净,在一个养静处优,防备己心退减的安逸日子里。如果不知有所谓的剩下三餘而努力,就是悄然回返了旧時没有学佛之前的自己。善法是不能从安逸中得來,如果没有困境和苦难
,以及人生目标而继续的努力,就是退转之時。

何謂: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変,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恆長如此不变不異,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伩论說説 :“一切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畢竟平等,无有变異,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如缘起】
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体,因缘之用,而起生灭之相,若追溯其源,则真如不守自性,以一念无明,生起万法,故名真如缘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