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3 May 2015

初禅略說(22下) 第一禅: 寂静为乐

[初禅略說 22下]
第一禅:寂静为乐。
行禅之時,放下一切禅说见解丶記述。这样才能避开行意塑造理念。。
在禅定的寻丶伺丶喜丶定,贪瞋痴暂时灭尽。。的境地里,让禅者亲身去体验一个离开苦丶乐两边的殊勝愉悦之境。。一个不为贪爱和忧愁的真正内心的快乐。。使禅者了解,一个没有引起苦的生起和苦的消失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快乐世界。
由贪爱乐受引起的世界,只是苦的生起和苦的消失的世界。。

六根六尘的接触,生起受,一个没有贪痴的受,很快就消失。。。而寂静。执取了贪瞋的苦乐之受,也就引起了烦恼生命的生起。。和烦恼的消失。。有受即苦。

禅者在常态性的行禅,寻。伺。喜。定。。出定之后的内心又隨着外在因缘开始操动。。入定的寻伺喜。。定得乐。。周而复始的常态运作过程中。让禅者亲身领受一个心念的因缘。。生起和
。。入灭,没有自性的程序
。。世间一切。。缘起、缘灭中。。。也由于长久的注立禅境的 “喜定” 之境,而发现一切法 “本” 无生灭,不生不灭涅槃寂静。。世间外在
,一无可得。“寂静为乐”。
。。

安住于戒力主张的禅者,察觉生活中主导着思想言行的 “我”。。。在禅境。。看到的 “我”。。。是个由贪而痴者,依随因缘生灭的投机者
。虚伪不实,没有自性。

让禅者自心审查,我们所依赖受觉來評詁的对錯,到底遮蔽了多少事实真相。。。

初入佛门,生老病死四相本能的,在腦海里出现。感嘆世间无常,没有改变生离死别痛苦的能力,了解了无常空苦无我无所得的世界。。
从四相中了解自身血肉,最终变为尘土的观察中。。放下我執对四颠倒观念的執著
:常丶乐丶我丶净。了解到众生之所以会有种种的忧愁苦惱,及贪瞋痴,就是执著 “有所得”,及常丶乐丶我丶净丶造成的。。。

此時由禅者犮现了的,是全新的知识领域,並不怎様的明显,不能真正的完全领悟
,但对于一个发心的求道者
,却足以引起他的懺心降伏
,攝受已往的过失和见解。
一旦正视了生命的課题,发现了人类和自己的悲哀处境時,也由衷的犮起求知的心念。。。从此展开了生命追究之旅。。。。“心的寂静,引起的水落石出之旅”。
这就是四禅中的第一禅:初果。对法没有疑问,对其他的伩仰戒律,不起兴趣的一心追寻真理。。生命的。。真相。
只有一颗寂静的心,才能看清。。真相。

常:(观心无常)执着世间是永恒的。
乐:(观受是苦)执着世间是快乐。
我:(观法无我)执着有一个我。
净:(观身不净)执着身心是干净的。 

四 禅天与四定天总共八个禅定天,初果是第一禅天,还有七个禅定天要走下去。。
这就是所谓的七次人天往来之说。在这第一禅的世间起点,贪瞋痴慢疑见非常的深厚,此界称为欲界。。人类的五十二个心所中,这六个基本的心所,深深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