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行与业报识;(继第一禅 ,文字方便)
贪八心所
主动或被动的生起伴随邪见或无邪见的贪爱熱受的四心所。
主动或被动的生起伴随邪见或无邪见的贪圖静受的四心所。。总共贪八心所。
瞋二心所
主动或被动的生起,伴随惱害的瞋怒。
痴二心所
伴随不伩因果,疑法的不察。
伴随纷乱不安的不察。
五十二个心识里,贪丶瞋、痴虽然僅有三䛊丶十二心所,但,这三䛊十二心所,却深深的影响我们的行为。
例如:
在我们每一天的财色名食睡及种种追求的日常生活中,无時都离不开乐受生活的目标。一旦乐受没有达到目标或不完美,忿恨惱害嫉就出现。
(这是:主动,伴邪见,贪爱熱受,瞋,痴。)
如果我们善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善心识出现的次数,远比善心识还要多。这些不良的心识是过去业行,产生不善业力种子习业,遇到相关的环境机缘的到来時,就会生起帶來不善丶不快乐命运再生识。使到我们不知不觉的,无限次的重复着这样的程序,一天比一天更执著于贪痴生活。
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从中清楚的分辨,和选择善良的心织,注意自己的身语意行为。让我们的身语意解脱即将造成将来不快乐的再生识的纠缠,为自己和身边的人,选擇好的因缘,帶來幸福和快乐的命运和好的生活果报。。不是外在力量可以幫助我们的。。
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在选择意念之前,细心去解读 “意念” 一下,就会发现 “意念“ 的意图。。这样我们就会体验到意念的真相。找到恶意的切身流转的危害,而开始 “杀贼” ,以寂静涅槃为乐。。选择清净无为而智生。。。而不与“蛇”(意念)共舞,认蛇为“我”。。故説无我。。。
一个因缘生起,造成另一个因缘生起。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世间万法,因缘生灭,世上一切,都在因果之中。果报因缘的真正的业因是烦恼。了解 “意念” 的意圖,用心杀贼,迭擇注立于静安,让烦恼不生。烦恼的主因是贪,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些恶习业报心念,那么我们就不要去愛丶去取。。。贪愛是危险的!没有过去的烦恼貪愛为缘,将来不善业果就不生。。。烦恼止息即是不善业的止息。而现。。。出微笑。。
由贪愛而迷惑,不明善恶因缘是为无知,无明即是过去烦恼的总称。也由于无明而行识动身口意,自作造业(业行)和自受果报 (业报)行受想行识。。只有使心清浄,方能看清真相,明察秋毫,分辨善恶。。才能 “杀贼” 起修。。。。见性归真。。
禅定中的寻伺喜定。。在第一禅里开始時,有時僅是轮郭的,有時是空白的。。。有時是慨念的产生,支离破碎,没有语文字,所以在第一禅時,初学禅者是不尽明白的。有時尤如三丈金冈,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其实因缘果报及十二因缘的轮廓早已经开始出现了。然而这時的禅者並不能。。理解的。。
在第二禅开始到第八定,第一禅所有记述,开始消失。。不过,在后來完成四禅八定之后,由于伴隨烦恼的旧有心炽(我蕴)消失 (灭亡丶涅槃)之時,烦恼失去依止而开始现起。。起而代之 (“我蕴” )的,是由过去持戒行禅的业行,产生新的果报清净心取代。在返回原位伴随烦恼時,由于正邪不能两立之故,而针对烦恼行起了相应之法。。。九墓地。。。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如此週而复始的与观五蕴之助,一重又一重的促渐明朗起来。。(从八定无我時看到烦恼,说明贪的勢力到达三界)。当禅者完成作业之后,当他在经典里找到同样的九墓地、三十七道品丶观五蕴等记录時。。將是。。非常吃驚。。不己的。。
由于我们追随贪念(我),从无色界、色界的堕落到慾界己来的心识里,具有三界业行烦恼的存在,因此要达到清净寂静(涅槃)並不是一步可以登天的。回归清净寂静是一层一层的寂灭的 (有餘涅槃)。犹如鲤魚跳龍门层层努力的跳回去。循着个自的三界遭遇业行往回修。。。也就是说学人没了爱取,但心识里有着过去业行的业报继续的存在,所以是有餘的。除非身体舍报,识知意念非我,同时在心识长期修真没了爱取的业行习业,造成不受后有的业报,而入无餘涅槃。。
最后让禅者了解佛陀以自然法则与禅学,让人们觉悟把握心念修真,回归真性,出离生死的超凡智慧,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容易了解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