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8 October 2018

(7)【解脱丶慧命】

(7)【解脱丶慧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然而,虽有万丈雄心,但也应该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怎样的佛学。。
【解脱,慧命】
(—)以三学,经四禅八定,入流求证—个生死変異,而了解 『心』的宇宙万法世界。而达到知心……征心的弃贪痴无明,而停止轮转(不再來世),最终出离生死目的地 。。贪爱灭尽,烦恼涅槃之学。从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走出来,回返身心生活的原点。。先证后修。 註:此学容易迷法。
(二)以三学伩愿行解,诸方便法入流亡所,引起変異 。善业施舍,福报功德因缘 ,本心本性,六度万行而勤修。。论理道德大快人心,犮愿再來的生死本是涅槃之学。。 六度中的所谓禅定的註解, 有别于四禅八定。畢竟—心不能行二法。。
六度的定-:身定丶口定丶意定。 註:此学容易迷理。

由于人们无尽世以来,被严重的贪愛(妄我)烦恼遮蔽,二学都以相似丶但各自不同的入流亡所法,暂时灭尽烦恼妄我。。重新由自心 "受教" ,或让行人重新認知自己五蘊身心的运作。先证后修,中庸适当的渐渐的征服自己。

四禅八定妄我灭度(涅槃的境地:目标)全程运作,让行人亲证贪愛心识引起的三界不同熱受,不同的生命世界 。让行人从中了解三界生命的由来之外,也让行人自证涅槃的存在,而向往涅槃的目标前进。。
四定天之后,生起的清洁洞察能力,自性挣扎造成前进续继探究的后继动力,灭尽妄我(暂时的贪痴灭尽),不为旧习记忆影响的清洁观察力,由长期戒禅坚持寂静形成的,而自性本能显现水道渠成的生起观四念… 完成三十
七道品的 运作,而了解了四圣谛。。先证后修,印证涅槃。之后 ,从自心内在世界走出来。
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自性,证得同样的三十七道品。。而这—个戒禅法门,由于共通 於大小乘,故称之为 "共般 若"。
然而,要是以其他的方法,取代四禅八定,那么褝学上的—切知识,都不会显现( 因此方便法的禅定:是身口意定),行人錯过在四定之時,妄我涅槃显现的清洁境地(目标),那么日后出关 ,或证后旧习诸多烦恼重现 ,行人给于灭度清洁時,所彰显出的境地,也就无法让行人能与之前所证得的境地互相校对,无法知道是不是已经达到了与先前察觉到的 ,是同等清洁的涅槃境地,是否已经所谓的圆满成就, 而放下戒禅的力度,或是须要继续加行戒禅努力灭度烦恼,來达到特定的清洁目标 。因此如果以其他的方法,涅槃就成为一个県念。只能从文字中去解读。

行人要找到自己的常住真性 ,也是依循戒禅,按歩就班的长持努力,才能在知心丶灭烦恼之后,在烦恼涅槃与涅槃目标印怔后,证知常住真心… 与涅槃地確的存在。。 而文字片面的註解不能表情 … 达意。
因此,生命世界(慾界丶色界丶无色界的宇宙万有的生命世界),是由 : 色丶心王丶心炽丶涅槃 (四元)的不同组合所组成。

要是从年轻到年老,多年学佛已来,心不曾经历过入流亡所,变異生死,那么行人就必须要加油。。畢尽,心的变異与能了解多少经典並沒有直接的关系。无尽世的贪愛烦恼,也並不是觉醒
,甚至是觉悟后就可以自行消失的。

迶着电脑网络手机智能方便 ,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科学发达的今天,诸多迷伩预言说法,也应该到了—个段 落。。

【原理科学】
心的—无所有,山窮水尽, 无依无靠,不能兴风作浪制造烦恼,四面楚歌,只能依靠自己,奪起自性的挣扎求生。在没有烦恼障惑清徹的心境中,现起自性回審 "来時路" ,更正。。攝受丶总持而回归。
心虽无形,力量之大,人类智慧所察觉。这是门 "心" 的科学,古代文明所发现。人们依据这个原理,創造了林林种种所谓的法门。 科学不发达,天災地震,说是神明发怒…世间苦… 天災…人祸苦。。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丶持戒丶忍辱丶精進丶褝定丶般若。 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

【六度万行】
略则六度,廣则万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

【不共般若】
佛经,分为共与不共两种,能共通於声闻缘觉菩萨之法的,叫做共般若。只谈菩萨所行之法的,也就是不共通於声闻缘觉的,叫做不共般若。天台以共般若为通教,不共般若为别圆二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