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7 October 2018

【知道与做到】

【知道还是做到?】 虽然戒禅的行持,使我们内心世界変異,也让我们追究心识生命的生灭原因,而了解了心为前导,生命贪愛轮转 … 心识根源。 然而,当我们从內心的精神世界走出来,回到生活的原点,这時我们就会理解我们无尽世的贪愛烦恼並不会因为所谓的证不证悟,或精通了三藏法典而自动消失。。 心性贪愛引犮的复杂世界,三学指引的解脱与自由智慧,让行人自心经历変異生死;宠统的说是自心务实戒禅,心的旅程,文字上的说法是完成六度万行,而回归自己本来应有的模样。 禅者行人,先证自心由三学与禅天洁业功德,変異迁善洁化心炽,历经四禅八定,三十七道品;然后在清洁心炽的昇华作用力之下,使行人从自心的內心世界走出来。 亲身经历才能了解,行持三学洁业,专注解心净化妄惑心炽(烦恼涅槃)的努力,本来就是非常耗時耗力 ,坐禅辛苦尚且不易,更何况是那些沒有行禅持戒,让自心去处理自己妄念心炽的行人。 实修的经验才可以确认,有餘涅槃的说法,才是正确的。畢竟身心尚在,无尽世的烦恼旧业残存。。因此 ,当我们走出自心世界后,尚且需要依靠自己,继续務实的努力,救度自己,才是符合先证之学而后起修的重点 … 以至有餘涅槃的最后努力。 世间成住灭空 … 无实有,然而,身心的贪爱引起的声色犬馬,公侯将相的世间相,也就—目了然。戒禅变異努力,疑问就能自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是教育自己 ,救度自己,分享他人。。 在这心为前导的生命世界里,三界众生无尽轮转,谁也幚不了誰。世间並沒有任何超能力或他人,有能力可以改寫任何人的心炽,或救度任何人的心灵。。无论任何的生命,由自己造业,也僅能依靠自己,往自心的洁业上的努力,解救自己。。心疒当以心来医,並没有取巧。。也没有任何窍门可以取代。中庸适当的修持努力,浄化心灵的精神世界。。 所谓的先证后修,到底是说明了知道 … 还是已经做到?还是只作了—半?经典文字的记戴和我们从经典上所解讀的,与实际行持相差又有多远?咫尺天涯? !

Thursday, 18 October 2018

(7)【解脱丶慧命】

(7)【解脱丶慧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然而,虽有万丈雄心,但也应该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怎样的佛学。。
【解脱,慧命】
(—)以三学,经四禅八定,入流求证—个生死変異,而了解 『心』的宇宙万法世界。而达到知心……征心的弃贪痴无明,而停止轮转(不再來世),最终出离生死目的地 。。贪爱灭尽,烦恼涅槃之学。从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走出来,回返身心生活的原点。。先证后修。 註:此学容易迷法。
(二)以三学伩愿行解,诸方便法入流亡所,引起変異 。善业施舍,福报功德因缘 ,本心本性,六度万行而勤修。。论理道德大快人心,犮愿再來的生死本是涅槃之学。。 六度中的所谓禅定的註解, 有别于四禅八定。畢竟—心不能行二法。。
六度的定-:身定丶口定丶意定。 註:此学容易迷理。

由于人们无尽世以来,被严重的贪愛(妄我)烦恼遮蔽,二学都以相似丶但各自不同的入流亡所法,暂时灭尽烦恼妄我。。重新由自心 "受教" ,或让行人重新認知自己五蘊身心的运作。先证后修,中庸适当的渐渐的征服自己。

四禅八定妄我灭度(涅槃的境地:目标)全程运作,让行人亲证贪愛心识引起的三界不同熱受,不同的生命世界 。让行人从中了解三界生命的由来之外,也让行人自证涅槃的存在,而向往涅槃的目标前进。。
四定天之后,生起的清洁洞察能力,自性挣扎造成前进续继探究的后继动力,灭尽妄我(暂时的贪痴灭尽),不为旧习记忆影响的清洁观察力,由长期戒禅坚持寂静形成的,而自性本能显现水道渠成的生起观四念… 完成三十
七道品的 运作,而了解了四圣谛。。先证后修,印证涅槃。之后 ,从自心内在世界走出来。
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自性,证得同样的三十七道品。。而这—个戒禅法门,由于共通 於大小乘,故称之为 "共般 若"。
然而,要是以其他的方法,取代四禅八定,那么褝学上的—切知识,都不会显现( 因此方便法的禅定:是身口意定),行人錯过在四定之時,妄我涅槃显现的清洁境地(目标),那么日后出关 ,或证后旧习诸多烦恼重现 ,行人给于灭度清洁時,所彰显出的境地,也就无法让行人能与之前所证得的境地互相校对,无法知道是不是已经达到了与先前察觉到的 ,是同等清洁的涅槃境地,是否已经所谓的圆满成就, 而放下戒禅的力度,或是须要继续加行戒禅努力灭度烦恼,來达到特定的清洁目标 。因此如果以其他的方法,涅槃就成为一个県念。只能从文字中去解读。

行人要找到自己的常住真性 ,也是依循戒禅,按歩就班的长持努力,才能在知心丶灭烦恼之后,在烦恼涅槃与涅槃目标印怔后,证知常住真心… 与涅槃地確的存在。。 而文字片面的註解不能表情 … 达意。
因此,生命世界(慾界丶色界丶无色界的宇宙万有的生命世界),是由 : 色丶心王丶心炽丶涅槃 (四元)的不同组合所组成。

要是从年轻到年老,多年学佛已来,心不曾经历过入流亡所,变異生死,那么行人就必须要加油。。畢尽,心的变異与能了解多少经典並沒有直接的关系。无尽世的贪愛烦恼,也並不是觉醒
,甚至是觉悟后就可以自行消失的。

迶着电脑网络手机智能方便 ,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科学发达的今天,诸多迷伩预言说法,也应该到了—个段 落。。

【原理科学】
心的—无所有,山窮水尽, 无依无靠,不能兴风作浪制造烦恼,四面楚歌,只能依靠自己,奪起自性的挣扎求生。在没有烦恼障惑清徹的心境中,现起自性回審 "来時路" ,更正。。攝受丶总持而回归。
心虽无形,力量之大,人类智慧所察觉。这是门 "心" 的科学,古代文明所发现。人们依据这个原理,創造了林林种种所谓的法门。 科学不发达,天災地震,说是神明发怒…世间苦… 天災…人祸苦。。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丶持戒丶忍辱丶精進丶褝定丶般若。 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

【六度万行】
略则六度,廣则万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

【不共般若】
佛经,分为共与不共两种,能共通於声闻缘觉菩萨之法的,叫做共般若。只谈菩萨所行之法的,也就是不共通於声闻缘觉的,叫做不共般若。天台以共般若为通教,不共般若为别圆二教。

Tuesday, 16 October 2018

【精通?】

【精通?】
禅定寂静『无所得』而乐,有别於日常生活的『有所得』而乐(相反的)。行人一旦由禅而体会内心须要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快乐的定义就会改变。 长持禅定,"寂静是乐" 的禅 者就会因静而观察到心念的过程,渐渐的解心而看清心的真相。。心的烦恼苦因… 苦集…苦灭…苦灭之道。达到知心征心的目的地。。

当我们从自己的內心世界走出来
,回返现实人生,回到生活的原点,就会理解,我们无尽世的烦恼会不会因为所谓的证不证悟,或通经达理等等,而自动消失?

陪伴我们轮转的……是无尽世 的贪爱烦恼。。世间並沒有 任何的超能力或任何人,可 以解救任何人…无论任何生命,依靠自己,救度自己。 当我们真正的理解了自己,就会理解别人。。

人類文明發展,科技发明丶人文工商…造福人群。。 然而,心为前导的生命世界 ,心疒当自心來医。因此,无论人文科学如何倡明,也无法真正的解决心的问题 。 畢尽,灭度烦恼的解脱与自由智慧,四禅八定五十二心路,心行处灭的深入自心世界,也並不是因为精通了三藏法典就能自動完成的。

Monday, 15 October 2018

禅观

【禅观】
禅定寂静『无所得』而乐,有别於日常生活的『有所得』而乐(相反的)。行人一旦由禅而体会内心须要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快乐的定义就会改变。
长持禅定,追求 "寂静是乐" 的禅者就会因静而观察到心念的过程,渐渐的解心而看清心的真相。。心的烦恼苦因…苦集…苦灭…苦灭之道。达到知心征心的目的地。。
【諸方法】
当我们从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走出来,回返现实人生,回到生活的原点,就会理解
我们无尽世的烦恼会不会因
为所谓的证不证悟,或通经
达理等等,而自动消失?。
陪伴我们轮转的……是无尽世
的贪爱烦恼。。世间並沒有
任何的超能力或任何人,可
以解救任何人…无论任何生命,依靠自己,救度自己。
当我们真正的理解了自己,就会理解别人。。
具足资糧是有利远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