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6 February 2018

【二乘】

【二乘】
 声闻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 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 闻乘;凡属十二因缘而悟道 的人,总称为缘觉乘。
以上 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 法二种。
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執自法,而愚於大乘法空妙理;
不愚法二 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 善知理法,進入大乘的境界 。
 註:换句话说,要是迷執法 空妙理,不悟四圣谛丶十二 因缘,也同样的属于愚法。 (大小乘本是—乘)。 

【缘觉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悟道者,总称为缘觉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自凡夫到辟支佛,论時间,迷者四生,遲者—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階位可言。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於佛 世聴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 道者,名为缘觉。
若生於无 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 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註:佛已大涅槃,故没有缘觉,只有独觉与声闻行人。 

【佛乘】 又名—乘,即唯一能令人成 佛的教法。。

无明


Thursday, 22 February 2018

【最髙阿罗汗三妙三佛陀】

【最髙阿罗汗三妙三佛陀】
戒禅律己変異的作用,再观『四念』法,让行人自观身受心法,而了解自己的身心世界,以及找到生命真相 。 在戒禅变異之中審察自己的身心,行人才能突破对自己身心的见解(实证法),才能真正的了解我們习以为常的知见范围的生命世界。。明白—个由于身心的缺嘆, 引起多方面的內心煩惱与贪爱的不断加速,造成自我为中心,癫倒夢想的无明见解 ,再由贪愛再加注之下,无法止息的因缘轮转着,的生命世界。。
—个能恩施戒禅四念,让人 解脱
,回归—个沒有污染, 没有因缘轮转,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的实证法的佛陀佛 。是和世间人,悟空无为,自性是佛本来是佛,自心是佛的文字作理,自立称佛。 。。凡圣的差距是…非常的 巨大。。我们赞称尊贵佛陀为最髙的阿罗汗三妙三佛陀 。。

【声闻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闻佛音声(经聞)和修四諦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声闻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罗汗,论時间,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七方便),得果有四。

【二乘】 1.声闻和缘觉乘。凡属修四 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執自法,而愚於大乘法空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進入大乘的境界。 註:要是迷執法空妙理,不悟四圣谛丶十二因缘,也同样的属于愚法。。(大小乘本是—乘)

【缘觉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悟道者,总称为缘觉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自凡夫到辟支佛,论時间
,迷者四生,遲者—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階位可言。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於佛世聴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於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註:佛已大涅槃,故没有缘觉,只有独觉与声闻行人。

【佛乘】 又名—乘,即唯一能令人成 佛的教法。。

Saturday, 17 February 2018

五蕴本空


【自性之学】

【自性之学】
 六波罗密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我们助人,也同時帮助了自己;内心与生俱来的慈悲喜舍。。得到了圆满。。喜愉自來。
 然而,身心熱受贪愛,生活的苦迫,与人们不知自己身心世界的自然缺嘆。。无助的,不能依据自己自性的内在意愿的伸张,得到应有的自由解脱而囚禁着。
中道与平常心的三学行持,让我们回归自性的本怀。。满愿此行 。。
众生平等觉。。妙觉的人性之学的目的地。。
自性之学,乃皈依自性,回头是岸解脱苦难的生活之学 。。不是文字之学。

Saturday, 3 February 2018

(娑婆世間)

(娑婆世間)
 在这个回归清洁的自性之学里,要是不能看到(察觉到)自己在不知不觉的如何伤害自己,也就不可能为自己的真正利益,作出努力而修正自己,帮助自己。
我们不知不觉的,—步步的在加重对自己本性的直接伤害,也伤害到周囲的人们。。因缘无止尽的轮转。。 

—个在戒禅的帮助之下,终 于能看到自己如何伤害自己的人,就能努力的停止对自己,和对他人不必要的的伤害。。方能为自己找回自己 。。 
了解了自己,也就能理解他人。。也就进而能理解佛陀住世時,神通广大的 "提婆 达多" 为什么会伤害佛陀与分化佛教。。以及佛法最终佛法消失的理由。。 

世上並沒有任何人愿意做錯任何事情。。但是,当我们住立在这贪瞋痴的身心世界時,我们本无迭擇的面对外在世界美纶美煥,应有尽有的诱惑。。里应外合的加注贪愛,破灭自己的本性之能事。。

 戒禅之学心观心法,精緻安份,断而有序。。但。。分筋銼骨。。不同於文字般若所记述的三学,八面玲珑,精彩绝伦。。再由我们的身心,五蕴熱受,依恋攀缘。是故戒禅之学,只能以戒禅暂时断绝外境,才能看到自心的内在世界,如何操作。 。

 无论人们投入多少的财力物力,对佛道如何的想往和追求,但又不依归三学。人们总以为礼仪道德,大快人心的理想,甚至—厢情愿的, 試图以神话或利诱來倡造功德,來提創这心目中的所谓三学,与三学成就的五十二个心程,的脱离生死之学。 。想像与事实。。是否事与愿韋,本来不符?
回归自性之学,有它固有独特的—面。。行人心的变異 到変異尽,心观心法知苦行人,方才了解找到生命的苦源。从苦源着手,找回自己 。

 佛学历经了二千多年以来,人们不知不觉的增加体裁,分门立派。。分化。。还在分解之中。。
 这个世界,是个空苦,无常 ,无我的世界。。人们也以世俗不断更进的理念,处理 —个本无可改的本性之学。。要征服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是征服他人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个破灭与堪忍的可憐世界。。娑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