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 February 2017

感恩报告:初禅略说 (35) 因缘生灭无实有

【因缘生灭无实有】

佛学讲 "空",並非否定了事物存在的事实。而是表达一切事物从存在至消失过程,无常幻有的现象。即是自然界因缘生灭的必然经历程序。並没有实有(包括从生命生丶老丶疒丶死的观察)。行人要是能够真正的徹悟因缘生灭无实有(或无常苦无我的世间本质)的现象,就能开始解开妄境的诱惑,破解贪爱对世间一切事物引起的自私自利丶常乐我洁的错误见解。
。习于內观坚持专注的行人,就会察觉到心的行识,欲开化解已往旧观念见解产生的贪愛我執念头的執向束缚所操控的程序过程。。即是当面对事物時,通常心会徧計贪愛所執的行识起来,行者若是真正有了见空无实有的见解丶确认正解,就会因为有了世间一切事物空无实有的念头,所以当面对事物行识起念時,一整串心念中的我執贪爱实有的心念部分,就会被 "世间事物无实有" 的见解所化解取空(就会依因趣果,取涅槃道,擇灭无为)。。寂静起来
。。达到妄我(贪爱)念头的寂灭,灭度涅槃,让后起的清洁觉性取代妄我贪愛心念的位置
,达到觉性显现,灭妄显真的变異生死的开始。。起初妄我贪愛的念头还是会回头,但,行人一旦了解得了善法,烦恼苦因消失,心境开始快乐起来,心生喜悦就会继续加大专注行持
,努力的加注伩愿行解,专注与努力在戒禅的支助之下清理心念的精进着。。—段時日的专注磨练之后,渐渐的就会察觉到造成苦因的妄念贪爱烦恼渐渐的越来越小,最终舍离,由清洁觉念所注立。。最后。。而找到了清洁自性。。由清洁正念主宰自己的心念生命的目的。

【擇灭】
涅槃的别名,因涅槃是人类最高智慧所迭擇的寂灭法。

【擇法眼】
迭擇正法之眼。

【擇法觉支】
见七觉支条。

【七觉支】
又名七菩提分丶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犮的七种觉悟。
—,擇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擇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五,念菩提分,即時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七菩提分,捨离—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五根】
(1),指眼等之五根。
(2),信丶進丶念丶定丶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力】
五根坚固产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伩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伩力是伩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註:找到了真性,並非得果,而是起因。。在五十二位的四分段(律宗对菩萨经三大阿僧衹劫,历五十二位,另判为四位统攝之)中的初位而已。。

【四位】:原乐丶见位丶修位丶究竟位。



【十迴向】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四个十位名十迴向,因以大悲心,救护—切众生,故名为迴向。前之住行,出俗心多,大悲心少,此则濟以悲愿,处俗利生,迴此善行,向彼万类。
—,化度众生,离众生相,迴无为心,向涅槃道,名救护—切众生,离众生相迴向。
二,正显中道,归趣本觉,迴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迴向。
三,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於诸佛,名等—切佛迴向。
四,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切处迴向。
五,一切世界,过恒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迥向。
六,於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槃道,名遀顺平等善根迴向。
七,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際平等,无有高下,名遀顺等观一切众生迴向。
八,即一切法,离—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迴向。
九,诸法本空,心无缚著,於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迴向。
十,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攝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迴向。

3 comments:

  1. 感恩大德引导/施教! 晚安!

    ReplyDelete
  2. 今晨重温习一下这篇文章,棒极了~~~ 蛮含内涵呀!感恩再感恩谢谢再谢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