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June 2014

[初禅略説] (11)

【初禅略説】(11)
贪愛:
上回我们说到禅者从念头的起因到身语意的動作之中发现了 "貪" 以及了解我们无始以来的贪爱热受,持长久遠的运作之中,制造了这样的一个周而复始,変本加励的贪爱動力,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回天乏术的程序(行)。。。

贪愛的无窮无尽的欲望渴求,无時无刻的推动着五蕴,而又从五蕴的肯定热受而沉溺。“贪”  的无窮无尽, 及无時无刻的欲求念头的存在,造成一种錯觉,误以为有个永恒的我(贪)存在,把  “贪愛”  錯认为 “我”。。。

无论哪里有了贪爱,那里就会有贪愛造成的欲望迷惑驱使,依赖沉溺,自私佔有,妒忌敌意、恶念仇恨。忧悲苦惱。。。如云遮月。。。无知的为自己和他人的今生來世創造无数的不幸和災难。。
也就是說,这様的贪爱热受,对 "贪爱" 來說是越多越好的,希望能继续得到更多的五官享受( “欲愛” )。。。五欲对贪爱是非常管用的,认为是有所得的,是值得而快乐的;而生起永生的愿望 。。。也认为有个永恒的自我個体的存在 :“有爱” (有永恒的自我)。而且只此一生没有来世的思想: “无有爱” (没有来世) 。,。由贪愛造成的矛盾思想。。
而实际上,由贪爱所造成的后果不只是恶业因缘,同时也帶给我们和他人无数災难和痛苦的,不得安宁的。。因此由贪爱推动的五蕴生命是无明的。如果再得色身的话,此色体又要衰老,病害,此穢体又必然终要於死。。别离、忧虑、伤心、哀号、悲嗚。。。忧伤苦难。。是不值得的!怎么会是快乐的呢?应该是无尽痛苦的,亏欠、内疚难安的、可悲的。。。

禅者终于看清楚了制造自己和他人痛苦,迷惑的作者 - - 【贪愛】。。。是故无我! 非我也!!!

行炽:
每一个起心动念,前心炽记录心田中之后入灭,再由贪爱的助推之下产生新的行、炽。依循旧有的程序和爱恨(好和坏)印象业力延续不断,由新的心、炽继承。。。这就是所谓的  “再生过程” 、“业力过程” 、“转世过程”  的心炽论說  “无我”  的自然流程。。。而我们就是自己意炽力的继承者。。。
禅者终于发现一个由贪爱为动力、一连串的炽别共缘、和意炽程序 -  -  “名”  的组合。。在这名色离合的世界里,共缘无自性的运作之中。。。
一个好或坏的程序 (行炽 - 行的程序 )是当下的习惯就已形成将来的程序。而当下的行意也是以前和现在的结合成果。
比如說,我们当下欲望不時的冲击着内心、瞋恨心時常出现在不合意的事件、心又不安分的悼念和悔恨如同小孩。。等等的程度都在当下随着嵗月增加而渐进增强运作之中。。这五蓋遮心,和心攀外缘的貪爱,如云遮月,使心渾濁而看不清,造成了 “无明”。。(这五蓋在我们初入禅境時就被我们犮现!) 所以說是一连串的炽别共缘所造成无明贪爱、行。。。。。炽、名色、六人。。。因此,“无明” 与 “行” 是属于过去世的原因。。


 待续
www.leesoolim.blogspot.sg



Wednesday, 25 June 2014

[初禅略说](10)

[初禅略说](10)
    除了四念处的身念处以屍烂散法离欲以外, 行者探索  “苦与乐受”,和 “无苦无乐受”  去觉照(针对) : 嗜欲、嗔、痴、慢、癡的五根本的察觉中,了知无苦无乐的离欲、离贪、离嗔。。。的内心轻安才是殊勝之境。。換句话说,在无声无息之中,行者从四念处的开始以來,已经成就了一个以断除、舍弃贪愛、敌意(恶念)、野性顽固。。。开始了奮勤訓练,以致圆满顺安的修行思路从此建立。开始了修行旅程之路。。一个深入自己内心之旅。。。

一路來,由于长期修定,使心静安丶祥和而受乐。所以一旦烦恼的到來,本能的就会生起给予灭渡烦恼的愿望和精进努力的弃棄贪与苦串,勤奋努力的律己正行。使心回返静安祥和的受乐处 - 不令烦恼生起而使心法(色受想行炽的生灭法)和平顺安,喜悦安祥 - 受乐。这就是七觉支的成因! 导致自浄其意,远离伤心苦惱的愿望。一直坚强着,念念一心住于真理的勤修;智慧真照离妄,精进直前 (四如意足)的努力着。。。
行者长期以来的行禅专注和持戒力,培养专注于善良心炽对治烦恼的过程,节节成就的伩心,深深的引起禅者的关注,而更进一步的深入去硏讨和追究隐藏于内心鮮为人知的一面:追究造成欲望迷惑妄觉的成因。。
禅者终于揭开了一个从内在心念引起身体的外取動作的根、镜、麈的关系,。。
结果,从意念念头,形成身体的动作的观察之中,禅者终于犮现了。。。:无明贪爱至六人、取有...十二因缘。。。

禅者重复的慎察由贪愛心炽,引起十二因缘的的运作之中,发现了一个特征。。就是周而复始的惯性常态运作。。这种习惯性的运作,豫造了一种固定的行意程序。。。一个从内心的外攀,根镜麈的身语意的惯性运作程序。这种程序在贪爱的作用力之下,无声无息的重复,一遍又一遍的加重贪力的运作着 - 在每一段生死中惭进加強貪的動力。

啊~ 我们才是自 “心” 的程序员 -- 生命的創造者。。。

待续
www.leesoolim.blogspot.sg

Sunday, 15 June 2014

【初禅略說】(9)

【行禅略说】
上回提到修习禅定得四念处。。
禅者行持屍烂散法,了知 “生活与享受” 的生命,实际上只是妄念而已。是故菩提本无樹。。本来无一物。。人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妄念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个妄念的世界。。。让我们继续探索。。。
禅者孜孜不倦的禅定和行持屍烂散法,慢慢的就会发觉到烦恼心念开始少了,起而代之的是内心清安、祥和一片。这喜悦激劢着禅者,更努力的灭除烦恼来达到内心 "更大的清安祥和圆满" 。。行者其实是在培养定觉支丶念觉支,擇法丶精进与訓练舍离嗜欲、得喜、轻安,定觉支, 獲得圆满七觉支: 我们的内心就会自动自犮的出现这七种努力。。而开始慢慢的解脱烦恼之路。。。
当行者到达了这个境地,就开始了解佛学是怎么回事。。也了解到世俗人文教育、人们的见闻理智有时候也会使学佛者造成拖滞不前的因索。因为人们通常都以道德來衡量一个人的成就。然而佛学不但也是以道德为标准;並且让我们内心得到安祥幸福。同时佛学却另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 - 离苦断生死。因此,如果学佛者一旦认定了道德就是一切的話,那么就会造成止于道德,而誤以为到了彼岸。那么就形成了停留不前,不能到达佛学目的地的情况。。。待续

www.leesoolim.blogspot.sg

Saturday, 7 June 2014

【初禅略說】(8)

【初禅略說】
    由于长期的坐姿参禅,及放下了外在事物,造成身躯应变不灵。当回返日常生活時,一切生活起居,倍觉非常辛苦,生疏和空白。因此禅者必须努力的学习行食坐卧,重新开始。。。
也就因为这样的清纯洁白,才能让行者不被旧习的干忧的情况下,一清二楚的看到自己内心的世界。。
上回说到烦恼回击行者。。。也就是说,禅者发现欲念,贪痴开始回头猛烈的攻击禅者。
禅者一路來的専注和护念之下,自然的生起竖决的对治手法。。
当色慾到來時,禅者应用屍烂散法(即九想):1. 新死想。2.青瘀想。3.膿血想。4.绛汁想。5.虫噉    想。6.筋纒想。7.骨散想。8.白骨想。9.烧灰想。

。。令心慢慢。。慢慢的平静下來。。。从而得以开脱苦境。。慢慢的平息离苦。。松梆之后。。,行者才真。。正的了解。。"平息的快乐"。。。
   
 由欲求的苦串,行屍烂散法得以平息; 或行乐之后才能平息,都是得到一样的平息。但相较下,屍烂散法使行者显得各外的优雅尊贵,清净雅隭。。反而是行乐让感官受乐法所不及。。。不但如此,行者不断的用屍烂散法所得的绵绵不绝的微妙寂乐感受,才是笔墨难以形容的。。

我们内心的 “贫愛热受” 引起的色欲,就是这样的時常让我们经历着无数次的 “苦串” 路程。所以,如果我们要減少或灭尽痛苦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用屍烂散法,降伏内心在感官上的无尽热受的贪攀,达到精神的聖洁和至上的快乐。。
禅者一旦经歴过了这两个不同的境地,就自然会真正的体会和感受到 “我们的所谓生活和享乐”,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妄念之中。。而已。。。
       是故言説我们的真实心,恒常祥和,实无生灭。。。终于由行者亲身体会和亲证了 -  我们的真心,由妄心所遮蔽的事实。。。
学佛者可以通过讀書的方式,來增广见闻,从中知道了很多很多的修行方法,了解有关于 “闭关”、“佛法” 、“涅槃” 、“觉悟” 等等來达到知识上的广学多闻。然而,佛法丶修行法丶戒学丶禅定是相辅相成的,四者都起了支助、成长、成熟、运用、以致 “作用” 的目的。而禅学本身也有一段很长的成长期才会成熟的,不是一潮一夕可以完成的。若要达到亲身(心)的 “觉受” 而起觉悟作用 ,只有实践才能让我们 达到目的地。。。
    当行者的内心体验了欲望和妄觉之后,渐渐的就会了解我们生存着的观念,其实都是被自己的妄念囲繞着而使我们快乐、也使我们痛苦。。这个世界,是个慨念世界。。。也就是說,这些由贪爱欲望带來的苦串、乐串的发现,让行者了解,受觉和心的生灭法是空苦不实的。。。而且是无常无我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因为我们都长久的把妄念视为 “我”!(是故佛说无我)!
行者到了此境地,才恍然的了解到自己是在行:身不浄、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等。。勤行四念处。。。
之后,由于行者的孜孜不倦的專注着意念的改进(护念),造成不断的自行犮展,精進的自行增上学,才知自己在行四正勤。。。令恶念灭,令善念生。。。禅者日夜不断的警戒着自己的心,蹼灭迊面而來的诸烦恼,而最后了解生命本质就是妄觉 - 由烦恼所生。。。
行者努力不懈的精进转念,渐渐的把恶念的部分转成正确的念头。。这様一來,浄念的部分就越来越占多數。最后由浄善念所主导。心境就这样慢慢的净化了。。身体也隨着強壯,康復起来。。
这時禅者发现了心洁了之后。。身体反而比修行前更加強壯。。是故行者証实了 “心洁体壯” 之说。。
禅者从心境不断改善的进度上去比较自己之前和之后的差别,在自己努力的清洁自己的心地之中,知道烦恼开始止息,伩心自然不断增强而逐渐放心起来。。人也开始轻松和开朗起来。。。
禅者也由自己的内观,了解自心烦恼困境,而了解他人的困扰。。

当一个禅者看到人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固有的人文生活里,白费心机去满足不为自主的欲望,无能为力的,过着妄念所制的生活;失去自性所察的能力,及丢失了原有的美好生活。甚至有些人,也为欲望制作了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弥补和原谅的罪业,而又自得其乐。。禅者的感受是慈悲长嘆的。。。心酸的。。


法句 (157)
若人懂得爱惜自己,他应好好地保护自己。在三个阶段的夜更里,保持警觉。

法句 (225-226)
時刻保持醒觉者,日以续夜地训练自己,防护自身行为,真心地朝向涅槃。总有一天烦恼止息,去到无忧无愁的涅槃之处。

法句 (299-301)
乔迖摩的弟子们心常醒觉,不论昼夜乐于培育清净、无害、慈愛。

法句 (31)
乐于精进与正视放逸为害的比丘,有如火焰般前进,烧尽一切大小的束缚。

法句 (350)
乐于平息欲念,时刻保持正念,观照不净,脱离渴爱,断除魔王的束缚。

法句 (379)

训练,检讨自己、防护自己及保持正念,如此你將生活安乐。

法句 (30)
放逸人中不放逸
昏睡人中独觉醒
智者如骏馳
驽马所不及



待续
www.leesoolim.blogspot.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