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过之地】
【如來藏】
真如在烦恼中,攝藏如来—
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來藏
,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如来藏心】
真如心的别名,即人人本来
具足的一真实心。
【如來藏缘起】
真如缘起同義。
【法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阿赖耶】
心识名,八识中的第八识,华译为藏识,藏字有三义,即能藏丶所藏丶執藏。能藏谓阿赖耶识能含藏—切法的
善恶种子;所藏谓阿赖耶识为前七识熏习的雜染法所覆藏。執藏谓阿赖耶识为第七识所執为自内我。又译作无沒,即含藏诸法种子而不没失。又虽在生死而不没失。故名无没。
【阿赖耶识】
八识中之第八识,由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生。
【阿摩罗识】
又作阿末罗,或菴摩罗,华译为无垢,即清洁无垢之识
,也是九识中的第九识。
【阿陀那识】
阿赖耶识的别名,义为執持
,言此识之力,能執取维持善恶业因,及有情身体,使之不破坏。
行持戒禅,妄灭显真,贪愛灭,真性显,由谁见性?心也!此心觉知了心本身的觉知与操作系统,觉知了自心的世界。
在整个心识世界中,知道心有 "有为" 心法的阿赖耶,以及 "无为"心法的真如奄麾罗
。在文字上知道心的九识百法世界。並不是因此就能了解所有经文。。也不因此能亲证四褝八定,和体验內心记忆里,三界不同的熱受印记,以及所谓的识无边 …非
想非非想。。等等的心识世界。心的记忆三界不同熱受
,及相关知见领域的见解开发。了解了贪愛引起的—切
过串,包括踄及神通贪爱的放弃;畢尽神通起妄的束缚复杂化了轮回,於解脱烦恼与生死不利。三界一切唯心的贪爱困惑,善恶自造的轮转世界。
戒禅精进,妄我涅槃,四禅天与四定天(四禅八定)过后,行人亲证—个清洁的 …
真常指标之地。不是任何车乘可到达,没有人煙足跡
(纯粹沒有妄身心)可到过的清洁之地。。
自从沦落无尽论转束缚以來
,不知归途的心,望见自己真正原来固有的故土,也意识到妄我贪爱執持延续身心的生命,才不至于入灭的危险。有生命才能寄以修持到本来清洁应有的模样,才能回到本来固土的希望。因此行人发起 "乘愿再来" 与继续努力修持的愿望。—心—意,归心似箭的往回走;如离群的小象,忆起了林中的家園
,回头往归宿的方向飞奔而去 … 经历了三十七道品,了解了内心的世界,最后,从自心的世界中,走出来。。
知道了文字般若,也並不是说就能使我们的心,察觉到妄我涅槃指标時的心境(所谓的清洁真如。。未到过之地)。。文字般若却能引起种种的幻想。
事实上,这一个禅境,只是四禅八定之后的其中—个境地,在整个过程中的—小点
,也是—連串変異的开端与
最终的目标。。就好像摸到象鼻而已,象是摸到了,但是,在还摸不到完整的大象前,不能就此认定是大象的形状。畢尽妄我涅槃,回归自性全程的整个修持,是要靠心行的继续追踪,並非可以从文字中直接了达的。。文字上对自性的浮夸註解,有時,不知道,反而更好,尤其是应文解意的 "知道",
—天天,与時日增的 "知道"
,—层层的添加上去,反而
被文字的弊端,以及自己的见解层层牢牢,加固的封閉着,想要破壳而出,就再也不可能。。
【未到过之地】
真如不染万法,当无烦恼時
,即圆通。。烦恼蔽遮時,真如一念无明则起万法。因此,在心识的世界里,真如无为法,与心法有为法,是不同组别的。
而心法受 "心所有法" 所属而
无我作主。
文字记戴着前人的心血以及行识上的动作与成果的认识
。不能完整的表情达意,然而,读完之后,並不曾会引起心的任何行识変異。。但人们並不这么想,人们以为只要文字罗辑上合理,就是通达了一切。
(法句 323)
以任何车乘皆不能去
到未到过之地;只有
完全制御自己的人,
才能到达其地。
(法句 324)
那名为护财的象发怒時是难以制伏的,被捕后它绝食,只想要回去象林。
~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