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前导的生命世界】
在这心为前导的生命世界里 ,无尽世以来,我们都从外间获取种种沒完沒尽的事物 ,来满足心识上熱受欲望满足,形成心识贪愛熱受的深化与延伸对生活事物執著程序的习惯。
这种程序的形成 ,使我们无论何時,都在关注永无止境从外在世物的获取,来达到自己的欲望满足的心识轮转程序。。成就了引发生命的轮转世界。
佛理以三法印破除心对事物的執著与见解。。因缘生灭 ,有无故彼让行人依循找到了引起对事物執著的真正主角。。
尤其是戒禅之学 … 修禪則恰好相反认行人从何处来往回处走,回到生命的起点,找回自己。无为快乐,无著而生心。由心的自观心念生命生灭的由来三界轮转的心识生命世界。。心观心法,心的有无为法,完成了整套的心路
从自心的世界中,走出来。。
Saturday, 8 December 2018
【心为前导的生命世界】
Sunday, 2 December 2018
2.【不苦不樂 … 七觉支】
2.【不苦不樂 … 七觉支】
禅,全程观注內心事物生起
,和消失的过程,缎练不加入意见,不干忧,只是观察
,最重要的是理解内心发生的事物(伺),能理解的,就理解,不能理解的,如虚妄的,就让它流过。。静观它的生灭 … 与最终消失。
日已继月,重复着禅的四个过程,寻丶伺丶喜丶静,之中察看与理解事物生起和消失。。如流水,如行云。。自然流过。沒有任何可以把持,或執著,或可以改变的法则。即使加入于预,也离不开最终的自然消失。。
如此—来,禅修前,观察事
物加入爱染诸多混雜的模糊习惯,就会因为禅修時,心常态培养不参於意见,以及认识到干顸无效丶也无法改变的生灭事实,而放下参入见解的作法。这様—來,行
禅造就的行识习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当面对事物時,能全神专注事物本身的変化与相关发展过程。在后来加入自己的意见之前,由于旧有的,惯性加入妄念的消失(妄我涅槃),留下空㓥,这个空㓥提供观照事物的额外時間,深化了观照,而能清楚的理解事态犮生的过程。。真相不被妄念所朿缚牵引而蒙蔽,能使我们处于冷静客观的观察下,至到有了清楚的了解,处于擇法清洁,而能解和分辨真伪丶前后轻重,之后,才作出思考和作出见解。
持戒行禅流水作业,到达此境地時,禅者会发觉放下过去的執著却产生尖锐的審察能力,反而得到难得的清楚见地,而带来更完整的见解
,新智慧的生起,与轻松快乐的生活途径,而乐于放下自己巳放下的執著习惯。认识了法的可贵,伩心十足的前进着。
尚若沒有这样的务实体验,就无法从经文记戴中,了解什么是心的变異,无法感受领悟什么是妄我涅槃。。
文字的註解:
(七觉支)
又名七菩提分丶七觉支丶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一,擇法菩提分,即以智慧
简擇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
心,力行正法。
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
,而生喜。
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
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
安乐。
五,念菩提分,即時刻观念
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
境,而不散乱。
七,捨菩提分,即捨离—切
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五根)
—,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
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
,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
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
二,伩根,进根,念根,定
根,慧根,因此五法是
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
根。
(五力)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伩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伩力是伩根增长,能破诸邪伩。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
五根五力修学完整,行人从内至外。。。观察着 … 发展着。深化着。
文字记戴,禅境流水作业中的—小段。即当禅者到达了
七觉支時的心境。。
【法句89】
心己圆满地培育了七觉支,以及舍弃了—切贪欲的人,
乐于自己已舍弃了执着,此人已根除了—切烦恼,拥有
阿罗汉道智明亮之光,在此界已证得了涅槃。(此界是指五蕴)
要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途径
,要在文字中去了解涅槃,那是困难的。。
文字方便不能及。。证了涅槃並不是到达了目标,路途还是遥远的,行人必须努力前进,务必从自心世界走出来。
【涅槃】
吹熄,已逝,熄灭,生存的解放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