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7 November 2018
何谓 【无我】
Saturday, 10 November 2018
1.【不苦不樂】
【不苦不樂】
「緣六入生觸;緣觸生受。 。。苦、樂、不苦不樂」
当我们遇到快乐事物時,欲望满足必然感到快乐。相反的,当觸受到不快乐的事物時,欲望满足破灭必然感到不快乐。。这様的苦乐受觉 与身俱來,是无我可以改変的,是内心世界的必然反应 ,无实质也无常的。。也必然会愛上乐受觉 … 不情愿在熱受時,熱受被刻奪消失 … 甚至因此生瞋。 我们被这种自然的身心反应所束缚着。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真实丶意义等看法和评价 。。 只有当我们对事物处于不苦不乐,没有欲求的情况下,才有我们自主的,能看清事实真相。 我们亲身所见的现象世界,对外接收的資讯是由五瘟身心的贪愛,参於所註解和影响審察定论,其实並没有我们自己真正清楚的丶有主宰的,能客观的看到真实。 经典以「一切宇宙万法自性皆空」或万法空无自性,说明此事。換句话说,除非沒有自私贪爱(不苦不乐),才能客观的有自我作主的,能看清事实真相。。 【三法印】: 空苦丶无常丶无我。 的世间实相,來破除世人对世间—切的贪愛见解。。常 看到的句子有如:万法空无自性丶三无性。。—切有为法,如空中泡影… 等等。。 一旦禅者了知不苦不乐 … 的真正安稳快乐。。在禅的无为静乐的助力之下,专注扶持着 … 不苦不乐的清洁心念 ,不住两边。。这—来,更 使禅者觉得殊胜清安喜乐。 由於这个加持於专注着心念之故,行人就自然容易的发觉到 … 潛伏着我们的内心之中,時有出现—个喜恕无常 的心念,左右着行人的心境行为。。行人从这个发现,而了解我们习以为常,赖以主宰思想行为的心 … 並非圆满,而且是个极端的心。。因此,志在远离苦边的行人,自我警戒着这个心。。安立於中道安穏的行持着。 。火速前进着。。 戒禅法理,心的远离苦乐两边流程渐进作业,无为清洁的寂灭烦恼的进程,与日常生活间歇没有程序性的灭度烦恼所不能及。。禅者心观心法,确知宝贵心得伩心十足的前进着,故谓火速前进着。。 相关的其他文字法: 【三无性】 相无性丶生无性丶勝义无性 。。相无性是说—切偏计所 執的事物,其相皆假而非实有。生无性,是说一切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生则无有自性。勝义无性是说诸法勝义原无生灭,本不可说 ,故无有实性。 【三解脱】 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 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於空。 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於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