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May 2016

觉学

(觉学)
佛学,全赖我们知觉的觉知心,来修正自心的清净。

禅的坚持。。离妄寂静。。观察。。
戒的清净正念、平常心。。

行人持戒行禅,才能如實觀察事物,事物才會和它的名、相之中脫。。让行人自然而然的找到了真实。。

戒禅的如實觀察事物的习惯,也自然渐渐的成為行者生活中的主要部分,住立于这样的清净心,就會遇見(回到)真实的本性自己。。找到自性

一个真正有意義的領悟(証悟,顿悟),是對舊知見的破除,见到真实,离断生死和烦恼,带来苦的消失。。找回本真。

论修什么法门,否往生凈土,全赖我们的是否修持达到清净,而不在於修什么法门。。


记忆处


卫塞节快乐


Thursday, 5 May 2016

My Journey: 10【大真太虚】

My Journey: 【大真太虚】: 【大真太虚】 色界的四禅定 无色界的四空定 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 当我踏入佛门,这些文字记载,我完全不知所云。几十年后今天才确认。。正确。 虽然文字平板的記录,然而非常完整,由于文字局限,不能表达禅境应有的立体性 -...

Sunday, 1 May 2016

10【大真太虚】

【大真太虚】
色界的四禅定
无色界的四空定
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

当我踏入佛门,这些文字记载,我完全不知所云。几十年后今天才确认。。正确。
虽然文字平板的記录,然而非常完整,由于文字局限,不能表达禅境应有的立体性 - 大真太虚的实况。。以及禅定地和空定地的並行与混合弍间兒出现在禅境里,相亙关系的实况。文字並不能让学者的心,从此完成了心路的作业。。

在整个过程中,让禅者自心身入其境,亲自清楚的体验察觉,不同䓁级,有别于世俗的不同卓越乐受,在四禅地,以及空定地,显着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中去了解体验实况。。
禅者这一体验了发现的成果。。就会使到我们无始残留于内心,过去的三界不同熱受的遭遇印象,得以醒記而得到印证。这些残留于心识記所里的记忆,记录了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从高级别的生命(无色界)墮落到现有欲界的不同的级别生命,有着显著的不同热受的生活境地。只有禪者才能在禅定中亲身“体验” 到此种不为外人所知的感知。
换句话说,这个体验成果与刻对記忆中的热受,生起恍然的领悟而觉醒丶确认,让我们自心自己去看。。。去察觉。。禅者的心一旦。。清楚看到由自己忆念刻对而觉醒过去生命堕落的理由,和所察觉的理由相吻合,必然有感而发的,现起自己对自己生命造成的苦难。。生起无限。。的愧疚,而回心转意。。一心。。回头是岸的,发起了回归清净真命的愿望和努力。。。

世上,无论世间任何的功德有多大,都不能让一个学人的心察觉色界与无色界,也不能以所谓的功德,来达到自心生起回心转意的功能。。亲证色界无色界,以及心的回归真性,只能依靠禅定。。是故, 在这三界之中,以福德因缘可及只能。。到达欲界六天之說。。。是正确的。

只有自己行禅亲证,才能真正的明暸,才有自己应有的见解。有了见解才能继续的前进和发展。佛学就是这样子,除了行禅体验亲修以外,从文字上找到真跡,达到有据可依的实修目的地。因此,経典只能借境丶佐证丶佩撘着我们的实修。十年如一日的禅学,断断续续。。禅学的路上总是坎坷辛苦和难行。。却能让你在无意中,亲证三界由來。。而这慾界、色界、无色界,即是三十三天  (或二十八天)  的由来。

佛学是自成一格的心路禅学,没有任何外在人证、物证可据。也不能像读书一样的死背。。背熟了看起来全对了,但就是。。原原本本,没有自己应有的心路历程,及相关见解和意见。。

让我们都能在禅修之中,无意间。。都能察觉这一件怪事。。。

法句 111



若人寿百岁,无慧无三味

不如生一日,具慧的禅修